i910980XE首发评测18核能超4
相比于隔壁AMD的热闹,今年下半年Intel似乎有点“安静”,除了推出各类无核显带F后缀的酷睿打打价格战之外,也就只剩下最近新发布的i9-KS还算比较有意思:全核5GHz,目前最适合玩游戏的CPU。
但这远远不够,AMD的HEDT阵营火力凶猛,i9-XE已经顶不住了。Intel也意识到了这点,终于是掏出了新一代的酷睿X系列处理器,也就是新一代HEDT平台处理器,代号CascadeLake-X。我们PConline评测室也拿到了其中最顶级的旗舰型号i9-XE,好做个全面的评测。
写在前面:经全方位评测,在传统性能上i9-XE综合性能对比i9-XE高了3%,如果只想看结果的网友,看到这里就可以OK了,但想知道CPU详细测试项目表现的话就继续要往下看啦~
提升之处-一点点提频,加强AI性能
先来看CPU的规格参数。
CPU-Z还是识别为XE,但实际上是XE
参数点评:其实从参数来看,不难发现i9-XE,甚至i9-XE都是i9-XE的马甲,同样是基于Skylake-X架构,优化优化再优化同样是使用14nm++++++++工艺打造,不同之处只在于频率和价格。
i9-XE的频率对比i9-XE进一步提高,在优化的英特尔睿频加速Max技术3.0加持下全核加速频率达到了3.8GHz,单核更是达到了4.8GHz,这对于一款18核的Intel处理器来说并不容易。
CPU提供的PCIe通道也开放多了4条,最多可达72条,内存兼容性也更佳,最多可支持GBMHz的内存。
除此以外CPU最大的惊喜就是价格了,本来上一代的i9-XE发布时频率提升价格还便宜了20块美元已经有不少网友直呼Intel良心,加量不加价。
那么这次价格直接腰斩,便宜了美元,网友:???这还怎么玩。
看来Intel要多良心,还是得看隔壁有多给力啊~
咋看参数,10代酷睿X系列处理器并不给力啊,就是个提频马甲,事实就是如此吗?
其实除了依靠提频在传统性能上有所提升,10代酷睿X系列处理器最大的改变还是大大加强了AI性能,赶上了人工智能的风潮。
新CPU其他方面的提升这个图也很清晰地列出来了,下面我陈述一下主要的几点。
1、DLBoost深度学习加速,这个功能其实之前在Intel的服务器平台已经具备,这次首次下放到消费平台,该功能让处理器AI推理性能对比XE提高2.2倍,比三年前的平台快7.9倍,是人工智能就业者的福音。
2、无线支持IntelWi-Fi6Gig+,基于AX芯片组,有线方面支持级到Inteli.5G也就是2.5千兆网络。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个Wi-Fi6了,Wi-Fi6和上一代的Wi-Fi技术标准相比,Wi-Fi6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四成,能够支持增强和虚拟现实(AR/VR),扩大了网络容量。在传输速率、功耗、空间、性能等方面Wi-Fi6都有着较大提升,普通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对于专业用户来说应该比较有用。
3、支持IntelPerformanceMaximizer(IPM)一键超频工具(此前仅支持九代酷睿K系列),自动调整CPU的电压和频率,让超频更加轻松简单。
2测试平台-旗舰对旗舰
i9-XE真容-熟悉的味道
说了这么多CPU参数,不看看本尊总觉得哪里不对,下面就来一波图赏。
i9-XE
去年的i9-XE
单看外观i9-XE和i9-XE区别不大,都是这种不规则神似姨妈巾的顶盖。
i9-XE
CPU依然采用LGA接口,个子还是比较庞大的。
我们拿到的是ES版本,所以CPU盖子没有型号。
这里可以科普一下,ES版本也是分批次的,比较早期的ESCPU可能会有各种BUG,我们这颗是和零售版基本没差别的最新批次,拿来做测试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事不宜迟,立马上机PK。
测试平台-顶级CPU配顶级硬件
CPU评测自然以测试为主,而测试平台的搭配也是重中之重。
为了能稳定发挥这颗10代酷睿X系列处理器旗舰的性能,我选择了一款绝对稳定靠谱的主板华硕30周年纪念主板PRIMEXEDITION30进行测试。
白色装甲是PRIME系列的专属特点,30周年纪念版也不例外,主板正面被大量白色装甲覆盖。CPU供电部分被散热片完全覆盖,想要带动18核的CPU,没有超豪华的供电模块怎么行,CPU供电口也采用了双8Pin设计,以应对至尊平台CPU的高功耗。
主板I/O端口也非常丰富,顶部黑色接口的网卡是IntelI-V千兆网卡、蓝色接口的是AquantiaAQC-C5G网卡、自带的无线网卡是IntelWi-Fi6AX。USB接口方面共有6个,4个USB3.2Gen1接口,2个USB2.0,有“BIOS”字样框着的USB2.0接口在关机后也通电,供方便BIOS使用和关机后其他设备充电。
处理器散热器使用了鑫谷冰酷RGB智领版水冷散热器,冷排的规格压制这款处理器应该不是大问题。
风扇还有冷头有ARGB灯效,点亮效果与主板的RGB灯效比较配。
显卡自然就采用了目前最强的游戏显卡RTXTi,还搭配了四条0MHz8GB内存组成四通道,对得起HEDT平台的定位。
不过X和Z平台由于定位问题,插满四条内存还是双通道,这里需要注意。
对比处理器方面,AMD最新三代锐龙旗舰RyzenX立马就安排上了,除此以外上代酷睿X系列旗舰i9-XE当然会对比。
Intel消费平台最强Ui9-KS也加入测试,正面对比IntelHEDT平台旗舰和消费平台旗舰,看看它们之间的性能差距。
最后还加入了一个个弟弟处理器i5-KF,让大家能很直观看到我们一般人平常使用的处理器和这些旗舰神仙处理器性能差别多大。
3理论性能测试-单核性能提升明显
理论性能实测-单核提升明显
理论性能会简单粗暴地用各种跑分软件来对比处理器之间的算力差距,但不排除某些软件会针对特定处理器进行优化,这里只能用多款常用软件来尽量减少变量干扰影响测试结果公平性。
本次理论性能测试囊括了家喻户晓的CPU-Z、CineBenchR15、CineBenchR20还有3DMark的TimeSpyExtreme,具体成绩看下列图表。
理论性能测试小结:从理论测试的结果来看,i9-XE对比i9-XE在单核性能上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大概10%,这就要归功于优化后的Turboboost3.0了,让CPU能智能筛选出负载的核心并睿频到4.8GHz那么高,但是看多核成绩的话,两颗处理器差距微乎其微。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14nm玩出花也是14nm。
在之前的X评测中我们也对比了XE,发现XE是打不过X的,因此多核性能提升不是很大的XE在理论测试中面对X也是胜少负多。
应用实测-一丢丢提升
实际应用测试-支持四通道内存成优势
处理器理论性能测试仅仅是跑分,比较枯燥,或许很多看官会说跑分高没什么用,体验才最重要。那么下面来晓边就用大家生活会用到的软件测试处理器实际应用、工作中的性能,看它们能带给消费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怎样的体验。
▍ 3D渲染项目
POV-Ray的分数代表了CPU的3D渲染性能,每秒渲染像素越多表示性能越强。
▍ 压缩文件项目
7Zip算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压缩软件了,由于自带Benchmark功能,所以也适合做测试项目。这一项目除了与处理器性能挂钩以外,还非常受内存性能影响,因此这项拥有4通道的i9-XE和i9-XE天生就处于优势地位。
▍ 日常办公应用项目
PCMark10会从各个应用方面测试主机的日常应用性能,涵盖浏览网页,编辑文档到多媒体应用,这一项目得分最高的是KS,说明这个软件认为日常办公的话KS给人的体验最好。
毕竟日常应用还是用单双核比较多,睿频频率更高的i9-KS会更占优势。
▍ 视频导出
视频导出也是巨吃CPU资源的,专业做视频的朋友对此性能需求极度强烈。我们会让它们导出一个相同的视频,视频各种参数相同,记录总时间,导出的格式会有两种,其一是比较常用也是应有最广泛的H.格式,第二种是更新压片也更高效但应用范围还比较少的H.格式。
实际测试i9-XE终于是领先全场,影音方面也是Intel传统优势了。
最后还用一个测试CPU导出性能的X/XFHDBenchMark来测试CPU理论导出性能,跑分方面显示X应该是最好的,但是反映到实际中却非如此,这就与软件优化有关系了。
实际应用测试小结:实际应用于理论测试的结果一致,i9-XE对比上代提升不会太多,与X则互有胜负。
5游戏性能实测-爽玩游戏没问题
游戏性能测试-老实用i9-KS吧
到这种程度的处理器,其实玩游戏都没有什么压力,不会成为瓶颈,但首测嘛,还是得象征性测三个游戏,看看新CPU是否如我所说,也顺便看看它与声称最适合玩游戏的CPUi9-KS有多大差距吧~
游戏内设置:分辨率设置成P,画质全极低,抗锯齿关闭,把分辨率调为P,特效开为全低能很好反映出处理器之间的理论游戏性能差距。
游戏性能测试小结:实测i9-XE、i9-XE和RzyenX的游戏性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比i5-KF要好,落后i9-KS大约15%。
这性能玩游戏绰绰有余了,如果十分看重玩游戏,把目光转移到显卡上才是王道。
6功耗测试-烤机会降频
功耗与温度测试
由于无法单独测试某个硬件的功耗,所以下面的都是整机的功耗,分别是三种应用场景,游戏满载选择的是《古墓丽影11》Benchmark过程中的整机功耗峰值,CPU满载则是Prime95运行FPU烤机测试、显卡空载。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为啥频率更高的i9-XE功耗会比i9-XE低这么多呢?这其实与CPU的设定有关,有的CPU可能会设定烤机时频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达不到标称全核最高加速频率,我们也记录一下参测CPU在烤机时的全核频率。
能看到基本上每款处理器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频,i9-XE全核频率要比i9-XE低0.1GHz,这也难怪新CPU功耗会更低了。
不过低0.1GHz,功耗能低了70W这么多?看来i9-XE的体质会比i9-XE好不少,我们在扩展阅读中的超频测试就看看是否如此。
温度方面除了i5-KF之外,大家都很热,毕竟是“发烧级”处理器。
在实际游戏中i9-XE的温度与功耗的表现都非常好,这就与Intel在酷睿上深耕多年的睿频技术有关了,玩游戏时用到的核心能睿频到很高,其他核心就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一不影响游戏性能,二大大降低了功耗。
7PConline评测室总结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到这里呢关于i9-XE的评测也来到了尾声,还是直接甩个综合性能百分比给大家看看吧。
综合了上面的17项多核、单核、应用及游戏性能测试,在于i5-KF的表现为%的基准,可以得到上面这个图表。
可以看得在工艺架构不变的情况下,i9-XE在传统性能上是很难有多大的提升了,对比i9-XE也就强了3%,微乎其微。
对比AMD这边三代锐龙消费平台旗舰RyzenX也是稍微逊色了一点,不过差距不大,也是落后了3%,算得上是同一水平线的CPU。
有的网友可能会疑惑这个表怎么和之前KS,X的表不同?这是当然了,我们本次测试少了很多游戏项目,多核测试的权重会提高,多核处理器的表现也会更好。
▍ i9-XE在PConlineCPU天梯图的位置
经过权衡i9-XE在天梯图中的位置如上所示,比XE高一点点。
▍ XE算得上是变相降价的体质特挑XE
其实到这里我们就很明了一件事情,只讨论传统性能的话,i9-XE其实就是变相降价的i9-XE,而且体质还更好。
抛开在游戏性能和单核上的提升,新CPU最吸引人的地方可能就是它美元的首发定价。虽然前文已经提到过,但这里还是不得不感叹这售价腰斩的策略。
大家什么时候见过Intel这么良心?在酷睿还没出来的时候,大概10年前了。
Intel有多良心,就要看AMD有多给力,反之亦然。
这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对资本家而言并没有什么良不良心的说法,所谓定价良心只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手段而已。当产品竞争力不行,市场竞争处于劣势的时候,AMD会大幅降价玩性价比,连平时高高在上的Intel,也半价腰斩了自家的旗舰型号。
最后不得不点赞一下AMD,在被Intel压制了近十年也没有选择放弃,并拿出了大杀招:Zen架构处理器,极大促进了消费CPU市场进步。
也希望Intel在未来几年也拿出自己的大杀招,与AMD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消费CPU发展,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
▍ 但XE不乏闪光点(划重点)
虽然i9-XE在传统性能上比不过RyzenX,但CPU并不缺乏闪光点吸引用户购买。
i9-XE大幅加强了AI推演性能,大家都知道这两年是AI人工智能的风潮,而人工智能也是个巨吃CPU研究课题,新的CPU就十分适合AI行业从业者使用。
其次i9-XE售价会比AMD发烧级平台第三代线程撕裂者入门型号X更便宜。
假如你需要很多扩展通道和四通道内存,那么X虽然性价比更高,但扩展性无法满足你需求,而X又太贵,这里就只能选择i9-XE了。
看来Intel这个售价腰斩的定价策略真的不是拍一下大腿就决定,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刚好插在X和X之间,对比X,性能差不多,但扩展性更好,对比X,虽然全方位打不过(理论上),但是更便宜。
好了CPU默频测试到这里就结束了,扩展阅读我们会测试一下CPU的超频性能,感兴趣的网友就翻页吧~,不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叉叉了。
8扩展阅读-超频测试,18核4.8G达成
扩展阅读-超频测试,这也太能超了吧!
之前的功耗测试我们也看出了端倪,i9-XE似乎比i9-XE的体质要好不少,那么i9-XE会不会很能超呢?
虽然XE支持IPM一键超频软件,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这次就用我们更为熟悉的IntelXTU超频软件去超,主板就还是用上面所说的华硕30周年纪念主板PRIMEXEDITION30。
CPU电压设置为1.27V,跑测试会自动加压至1.38V左右,最终CPU全核能锁定在4.8GHz并跑完测试!
虽然之前有过设想,认为它有一定的超频幅度,但这也太能超了吧!这可是一颗18核的处理器,而且我们用的只是一个水冷,这说明全核4.8并不需要液氮,常规的散热就能上。
随后我们跑了一下性能测试,看看超频后的i9-XE有多强。
全核4.8GHz比CPU默认下全核3.8GHz频率高了1GHz,多核性能提升肯定是非常多的了,在主要的几项理论性能测试中CPU多核成绩提高了足足有22%!
但让人意外的是CPU单核性能也有5%的提升,可能是手动超单核频率会更加稳定的缘故。
综合单核多核成绩,CPU超频后理论性能提高了14%,终于算是完成了对X的超越。
超频到4.8GHz的CPU功耗会不会暴涨呢?全核4.8GHz的18核处理器我自然是不敢烤P95的了,不是降频就是死机黑屏,这样也看不出CPU超频后功耗怎么样。
因此我们就记录了一下CPU在跑CineBenchR20时的整机功耗。
4.8GHz的XE功耗是十分恐怖的,即使它是特挑体质,平台功耗也将近W了,平时使用的鑫谷W电源风扇都不会转的,在跑这次超频测试时风扇转得飞快。所以想玩XE超频,建议你至少还是得买个1W的电源。
有意思的是运行测试时XTU给CPU电压去到了1.38V,但测试中后段CPU频率还是会降到4.5GHz。
4.5GHz应该是一个更符合日常使用的超频值,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