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就破发理想汽车还能花4年从年销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010261.html

  8月12日,理想汽车紧追小鹏汽车的步伐,也正式登陆港股,定价港元每股,大约募资亿港元,弹药更加充足了。

  但整体表现并不如预期,上市首日即破发,微跌0.85%,当初打入美股首日暴涨50%的盛况不再,仿佛失去了被炒热的魔力。

上市首日遇冷

  资本看重的是想象空间,而理想成立6年仅有一款理想ONE在售,相比之下蔚来、小鹏已有三、四款车型攻占市场。与此同时,增程式动力的不被看好、“割韭菜”、“座椅水银门”等负面言论也在影响着市场对理想的看法。

  作为参考,同样在港股上市的小鹏汽车虽然也遭遇破发,但截止8月12日股价为港元,市值为.97亿港元,明显高于理想。

  对此,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沈亚楠(下图右二)表示:“我们并不是特别   究竟“弹药”多少才足够?

  上个月,何小鹏给出过这样的预测,“如果从0到1大概要亿的话,第二步的这个钱肯定超过亿,这是一个基础。”言下之意,如果造车新势力的门槛是亿元,现在进入下一轮竞争厮杀则至少需要亿元。

  虽然理想去年已实现毛利率转正,营收大增,但依然很缺钱。

  根据理想汽车的港股招股书显示,截至年5月31日,理想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余额为亿元。而截至年3月31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余额分别为亿元、亿元。

  相比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的资金实力略显薄弱,而且在美股的融资表现并不如前两者。截至8月12日,理想汽车在美股市值为.2亿美元,小鹏汽车为.9亿美元,蔚来汽车为.38亿美元。

  所以对理想来说,更应该学会如何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不然像某地产公司花光多亿元依然迟迟造不出一台量产车,就会变成反面教材。

钱会花在哪里?

  从理想汽车公布的招股书来看,此次所募集到的资金主要用在四大方面:

  一是电动化,研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及未来车型,以及未来增程电动车型;

  二是智能化,研发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

  三是产能与营销网络、充电网络的扩充,包括扩大产能、扩张零售门店与交付及服务中心、推出高功率充电网络;

  四是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前两者就是理想汽车的“刀刃”,毕竟电动化与智能化是当今汽车行业最最最重要的两条赛道,自然也是理想汽车下一代产品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究竟这刀刃锋不锋利?

  先来看电动化,理想汽车将会基于高压纯电动车开发平台——Whale平台和Shark平台,在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此外,理想汽车还会分别在年、年分别推出一款增程式全尺寸豪华智能SUV、两款增程式SUV。

  也就是说,在未来1-2年的时间内,增程式驱动依然是理想汽车的主旋律,直至年才推出首款纯电动车,这样的节奏无疑是偏慢的。

  一方面无论是大众、吉利等传统车企,还是蔚来小鹏等新势力,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在纯电动市场取得号召力;另一方面,上海已经明确年会对增程式车型停止发放免费牌照,将会在部分地区痛失政策优势。

  理想汽车对这问题一点都不担心,在它眼里,增程式动力车型最大的敌人不是纯电动车,而是燃油车,要跟后者比燃油经济性,要跟燃油车抢蛋糕。而政策问题上,目前国家层面并没对增程式车型“一刀切”,所以在大部分城市还是享有政策优势。

  这样的自我安慰也不是没有合理性。

  对于为什么在年才推出纯电动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等,等动力电池成本大幅下降,等电池技术成熟,等充电网络完善。

  在理想的招股书中提到,其纯电动转向除了上述提到的两大高压电动车开发平台外,还包括4C高倍率电池组、高倍率充电网络,几乎涵盖整个电动车生态链,目的是要让纯电动的成本、使用便利性尽可能接近燃油车,即将充电时间缩短至10至15分钟。

  这样的纯电动+快充+充电网络闭环模式早在特斯拉、蔚来、小鹏已经实现,并且凭此迅速占领市场,但充电网络需要花费巨额的投入,是比较“烧钱”的环节。

  理想则反其道而之,抖了个机灵,通过一款理想ONE和即将到来的增程式车型,跑通商业模式,等融资渠道变宽,或者自我造血能力更强时,才推出纯电动车,自建充电网络,完成闭环。

  再来看智能化,理想汽车计划将所募集到的部分资金用于自主开发全栈自动驾驶软件。根据理想规划,自年起,所有新车型均将标配自研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且搭载英伟达的Orin芯片。

  与电动化一样,理想的步伐相比蔚来、小鹏而言,也偏慢。小鹏推出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已有半年之久,蔚来去年10月已经推送了NOP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而理想在发布款理想ONE时才宣布标配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但要等到9月底才正式推送。

  此前在款的理想ONE发布会上,李想也坦言:“在自动驾驶方面,相对特斯拉、相对小鹏我们是要补课的,我们原来用的是黑盒子的算法。我们先追上他们的能力,这是第一个阶段性目标。”

  掉队的理想急需全速追赶,关键还是要提升自研能力,掌控节奏。在软件方面,理想将自研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的感知、规划、决策算法,以及实时操作系统LiOS和开发工具链,以求追赶特斯拉、蔚来、小鹏。

  即使股市遇冷,登陆港股对于理想而言,还是其造车史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攒够了弹药,补齐了短板,才有底气参与下一轮肉搏。

新势力扎堆回归港股的背后

  除了小鹏、理想外,蔚来也在筹备回港股上市。从先后登陆美股,到在港股聚首,这肯定不是巧合。

  首先是企业长期发展所决定,三家造车新势力在近一两年完成了从0到1的蜕变,下一阶段就要用新产品、新门店大规模地打开市场,所以还需要投入数以亿计的研发和营销费用。

  美股、港股都是它们扩展资金储备的渠道,甚至国内A股也已经在小鹏、理想的考虑范围之内。沈亚楠在港股敲钟仪式上,就提到早在去年登陆美股时,理想就已经启动了港股上市的计划,希望通过港股吸引来自亚太地区特别是本土的投资者。

  当然前提是造车新势力三巨头都在近一两年内实现了交付量的节节攀升,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其次是抵御美股的不确定性,7月初在美国IPO的滴滴出行被下架已为新势力们敲响警钟。根据去年12月通过的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美国可以监管所有在美上市外国公司的所有审计资料和数据。

  因此,所有在美股实现IPO的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数据安全风险。

  这里的数据不仅涉及个人隐私安全,还涉及到国家安全,其影响不言而喻。在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表示掌握超过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除了滴滴外,满帮、Boss直聘等企业也因为拥有大量的数据,从而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尤为突出,因为除了用户个人数据外,还涉及到国家道路数据等,此前的特斯拉在国内被限制进入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将中美两国的数据问题搬上了台面。

  对于造车新势力三巨头来说,未来几年恐怖还难以积累到万用户,但其数据量和数据的精细程度随着交付量的增长而暴增,已引起了国家多个部门的重点   几个月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就起草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组织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要么是在美国受罚,要么是在中国关停下架,很可能这就是造车新势力三巨头将会面临的选择,当然答案肯定是后者,小鹏、理想的港股招股书也均表明了存在“美股强制退市”的风险。

  如无意外,蔚小理在不久将来还会在港股和国内A股碰头,到时又将是一番热闹的景象了。

写在最后

  犹记得一年多前,成功将造车新势力“三傻”变成“三宝”的李斌、何小鹏、李想三个并排而坐,成为了年造车圈的友好名场面。

  时至今日,三人依然惜英雄重英雄,友情不减。但随着各自在产品布局上的延伸,已经逐渐产生出火药味。蔚来将会推出品牌史上售价最低的蔚来ET5,以及定位更低端的新品牌;小鹏将会推出全新的中大型SUV;理想则聚焦20-50万元级别的市场,也将投放多款纯电车型,这就难免会出现短兵相接的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1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