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险企金融科技如何布局2021保险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保险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发展目标:“到年,我国保险科技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保险科技应用成效显著,保险科技水平大幅跃升,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保险产品和服务满意度明显增强”,同时明确了“加强保险科技战略部署、强化保险科技价值赋能、促进保险业务高质量发展、增强技术风险防范能力、夯实保险科技基础支撑”五大工作重点。

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对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工作目标:到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在数字经济时代,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打造科技驱动的价值增长新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行业共识。这一趋势,从近日陆续发布的五大A股上市险企年报中也得以验证:数字化转型和保险科技成为年报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头部险企的科技布局代表了我国保险科技及数字化发展现状及趋势。金科创新社通过对上市险企年报的梳理,展示保险数字化转型成果,分析保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保险营销、风控、产品、运维、运营等场景的落地实践,探索保险科技的创新应用和未来发展。

中国人寿:推动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持续构建数字保险生态

中国人寿作为国内最早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之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建成以队伍和网点为支撑、业内领先混合云为基础、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开放共赢、丰富多元的数字保险生态,加速推进公司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为公司经营全面赋能。

年,国寿以“众智、敏捷、迭代”为准则,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科技架构全面革新,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推动经营管理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应变能力大幅提升,数据治理和安全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技术创新,科技架构全面升级换代。依托国寿混合云的强大算力和开放兼容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全部核心系统从计算、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到应用软件的分布式架构革新,科技支撑能力跨越发展,数据处理能力提升10倍,计算资源弹性扩容时效缩短至分钟级。

二是敏捷交付,科技应变能力大幅提升。全面深化科技产品制,以全量数据、全链条追踪的数字化运营机制,畅通科技运作大循环,持续高频推出新功能、新服务,科技产品日均迭代优化超过40次,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三是智能跃升,科技赋能水平显著增强。国寿物联网覆盖全国,实现全辖12大类、24万电子设备统一管控,构筑线上数字孪生,服务时效同比提升70%;智慧服务全面深化,智能机器人在销售、服务、运营、财务、风控等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赋能场景同比增加84%,日均提供智能服务超过万次。

四是流量触达,数字生态效应持续放大。社交化在线协同体系无缝衔接手机、桌面、大屏及各类数字应用,全方位提升客户、销售人员及公司员工的沟通互动体验。保险数字生态持续丰富,数字化平台累计开放标准服务个,同比增长92%,接入生态应用近千个,与各合作机构开展服务与活动近40万项。

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表示,科技国寿三年行动方案主要涉及6个领域、18项重点事项。到目前为止,23个关键指标已经全面达成。未来,中国人寿将主要围绕客户资产运营持续提升公司的数字化能力。

年报显示,年国寿锚定“效率领先、科技驱动、价值跃升、体验一流”目标,有效推进运营模式升级,加快向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各类线上服务触点,寿险APP注册用户达1.12亿人,同比提升21%,月均活跃人数同比提升18.1%。个人保全、理赔e化率分别提升至88.3%、98.7%,电子化通知发送量超7.8亿次,空中客服量同比增长9倍,临柜客户平均等候时长同比大幅下降;升级、推广智能业务模型,推动个人长险新单服务时效同比提速37.2%,核保、保全、理赔智能审核通过率分别达93.4%、99.1%、73.1%;拓展互联网智能客服应用场景,机器人服务规模突破7万次;联络中心数字化服务模式落地,实现非人工服务占比达88.9%。

中国人保:打造“双轮”驱动、“双层”架构的IT治理和运行体系

年中国人保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落地,推动人保科技公司设立,明晰人保金服定位,加快构建“双轮”驱动、“双层”架构的IT治理和运行体系,建设廊坊数据中心,加快佛山信息中心扩容,推进核心业务系统改造,面向一线增强系统开发支持,提升科技赋能力度。

一是优化治理,组建集团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和共享中心,吸引一批科技专业人才加入,筹建人保科技公司,初步形成内部公司化运作机制,科技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二是夯实基础,完成集团统一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加快廊坊中心建设落地,完成佛山中心扩容和技术改造,推动分散基础资源整合和运维一体化,逐步构建多地多中心多活/灾备体系;三是深化创新,构建集团统一开发、技术、数据、智能等平台,完善升级保险主业核心业务系统,推动架构优化和应用创新,有力支持主业公司改革转型,打造自主可控、稳定安全、技术领先的技术生态体系;四是科技赋能,围绕“温暖工程”,积极打造一批支持业务经营、提升管理能力的应用系统,建设集团一体化触面和新媒体营销账号矩阵,构建车生活服务生态圈体系,强化数据监测运用和风险管控,有力支持卓越保险战略落地。

年报显示,年人保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产、寿、健子公司扎实推进核心系统优化升级,建设农险“耘智保”APP、寿险“智慧职场”、投研一体化系统;整合内部信息,对接引入行业风险数据,构建风险数据标签;不断完善“中国人保”APP、综合电商门户、人保e通等线上化、一体化触面平台,优化个人(ToC)、团体(ToB)、员工(ToE)等用户触面运营;创新建设“一主多专”的新媒体营销账号矩阵,构建场景丰富的车生活服务生态圈体系,通过短视频、直播服务、生态圈增值服务、客户数据赋能等新模式,增强市场拓展能力;销售、承保、理赔、服务等线上化建设全面提速,家庭自用车保险客户线上化率超过93.5%,推出智能双录、回访、质检、外呼、定损和AI疫情排查机器人等智能服务。

年是人保集团卓越保险战略全面推动、落地见效的重要一年。成立于年1月的人保科技子公司,定位于集团的科技资源整合管理平台、科技服务能力支撑平台、科技运营共享服务平台以及科技服务价值创造平台,将对全集团科技基础设施、软件研发、共享运营等进行集约化管理。新的一年,中国人保将不断完善科技条线协同机制,全力推进人保科技建设,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打造统一技术架构,加快核心系统建设,重点支撑好主要子公司改造工程,推进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有效支持战略落地。

太平洋保险:建设长期科技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保险科技应用生态链

太平洋保险作为综合性保险集团,是首家在上海、香港以及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拥有涵盖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的保险全牌照。年报显示,年中国太保紧盯“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业务布局持续突破,发展蓝图有序落地,“大健康”、“大数据”、“大区域”三大重点领域战略全面推进,发展动能转换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科技建设方面,优化“管、研、用”治理结构,充分释放科技生产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保险科技应用生态链;明确上海、成都、武汉三大研发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一线业务、区域特点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赋能能级;太保云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高水准的云计算支撑能力,在精准获客、承保定价、智能理赔等领域带来更优客户体验;制定了《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客户信息管理办法》、《互联网安全负面清单》、《客户数据安全负面清单》、《数据防泄漏管理办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客户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数据收集、存储、传输、使用和销毁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中国太保始终将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战略目标,“硬核科技”成为公司30年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年2月,成立太保科技子公司,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和人才集聚效应,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敏捷迭代能力,在重点应用领域形成太保整体解决方案;聚焦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业务平台建设,通过集约化运作降本增效,提高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运用市场化运营机制,与集团和专业子公司建立市场化服务模式和服务关系,促进更高效率的软件交付、更高质量的科技产品和更优质的科技服务。

年,中国太保将启动第一轮信息技术规划,进一步优化创新机制,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构筑科技应用生态链,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

平安保险:科技赋能生态圈,开辟增长新路径

中国平安深入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对内深挖业务场景,强化科技赋能,助力实现降本增效、风险管控目标,打造优质产品,提升获客能力,截至年12月末,集团互联网用户量超6.47亿;全年新增个人客户万,其中35.8%来自集团互联网用户,同时使用集团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达3.0个、客均AUM达3.3万元,分别为其他客户的2.3倍、4.1倍。对外输出领先的创新产品及服务,发挥科技驱动能力,促进行业生态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根据年报,年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达.72亿元,同比增长9.8%;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项,累计达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平安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约亿元,同比增长66%,覆盖个场景,全年服务量约20.7亿次,在客服总量中占比达84%。

中国平安在年报中披露了年在寿险领域的营销、运营、风控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推出“智能拜访助手”创新线下和线上销售模式;自主研发AI跟拍短视频制作工具,辅助代理人打造个人IP;创新融合OCR、NLP、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核保核赔环节辅助资料信息识别、案件审核,实现核保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近30%,理赔效率提升近20%。

年,面对新一轮数字经济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平安保险将深化“金融+科技”、推进“金融+医疗”,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走数字化经营之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运用全球领先的基础科技,赋能“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服务场景,开辟增长新路径。

新华保险:人力与科技双轮驱动,加大科技赋能和创新应用

相比于其他上市的保险公司,新华保险作为一家只经营纯寿险业务的公司,其财报数据,更能体现寿险科技发展现状。新华保险在年报中强调,行业进入颠覆性变革阶段,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只有拥有破局思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站得更高,行得更远,重点是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由“规模取向”向“价值与规模有机统一”转变,由“销售主导”向“销售与服务并重”转变,由“人力驱动”向“人力与科技双轮驱动”转变。

具体而言,在业务发展上,强化价值管理,保持业务规模稳定增长,聚焦期交业务发展,夯实长期发展基础;同时,着力提升公司基础管理水平,持续强化经营效益导向,加快探索营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重点改善队伍质量、业务品质、投产效益,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年,新华保险在客户服务方面,不断强化服务管理与科技创新“双驱动”,加大科技赋能和创新应用,全国余家线下柜面中心与电话、短/彩信、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3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