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福岛核废水排海为何急于排放影响几何各
日本政府4月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经过滤并稀释后将排入大海。
“排放处理过的废水是停用福岛第一核电站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事项,这是基于现实的判断。”日本首相菅义伟13日在内阁会议上强调,政府将确保排放的废水达到安全标准,同时采取措施尽力应对风评问题,政府希望获得民众的理解。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3日报道,日本政府作出决定后,经过处理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将在2年后开始向大海排放,预计需要30年排完所有废水。
对此,日本国内农林水产从业者和环保组织纷纷发声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韩国政府也对此决定表示“强烈遗憾”。不过,美国国务院则支持日方决定,表示该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
在国内外强烈反对声浪之下,日本为何坚持要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处理后排入大海?废水入海后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
为何急于排入海?
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由于反应堆炉心熔毁,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在日本政府指示下不断向核反应堆注入海水进行冷却,防止堆芯全面熔化,正是这些海水在冷却后成了核废水。
东电共准备了约个储水罐存放核废水,总容量约为万吨。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截至今年3月,约九成的储水罐已被装满,目前废水还在以平均每天吨的速度流入罐内,预计将在年9月突破上限。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工作组曾在年提出5种处理废水的方案,包括置于地质层中、以蒸汽形式释放等,但之后日本政府经分析发现将废水稀释后排入大海是所有可行方案中花费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因储水罐爆满迫在眉睫,菅义伟曾不止一次表示此事“不可一直拖延”。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年10月发布的报告指出,福岛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隐患。
核废水的主要危害在哪?
日本政府一再辩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和“处理水”存在本质区别,排放入海的是处理水。
据东京电力公司网站的信息介绍称,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除了利用常规方法难以去除“氚”,其余的62种放射性物质均可通过ALPS处理设备将其浓度降至标准线以下,经过除污后的“处理水”将排放入海。
至于废水中氚的处理,东京电力公司称,将会把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在废水缓慢流入大海后,氚的浓度会进一步降低,因此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不过,日本政府强调“处理水”和“废水”差异也遭到一些质疑。韩国《金融新闻》报道称,将表述改为“处理水”是日本政府为了消除“废水”一词带来的负面形象。
在4月13日的日本内阁会议上,经济产业省专家小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书称,在排放过程中,东电会将核废水稀释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的饮用水辐射安全标准的七分之一。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化学家肯·布塞勒4月12日对澎湃新闻表示,福岛核废水中的氚的危害性相对其他放射性核素危害较小,排入大海稀释后危险性减弱。
布塞勒补充说,相较于氚,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钌-、钴60、锶-90更值得担心,它们对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且更容易被鱼类在内的海洋生物吸收。
自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消费者就对海产品安全尤为关心,如今处理水入海再次引发人们的担忧。
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会(KFEM)和韩国辐射观察中心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年福岛县周边水域检测出的同位素“铯”的水平比日本其他地区高11倍,10%的福岛县海产品带有放射性物质。
福岛县渔业联合会年2月在对澎湃新闻的书面回复中表示,福岛附近海域捕获的所有鱼类都会接受辐射量检测,符合日本国家标准后才会上市。尽管如此,在日本国内,福岛水产虽然销往39个都道府县,价格与其他产地的鱼类同等,但销量并不理想。
“总体来讲,核废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告诉《健康时报》,“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入海影响范围多大?
根据日本政府的计划,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废水将被排放至太平洋。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核废水)排放之日起,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就会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美国和加拿大在3年后也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对核废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图源:GEOM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