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本土唯一遭空袭的城市,挨了6枚炸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在二战时期,美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受到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保护,远离欧亚大陆的熊熊战火,除了战争初期日德潜艇对东西海岸的骚扰,以及战争后期日本极为低效的“飘炸气球”外,美国本土对于轴心国的直接攻击基本免疫,德日计划袭击美国本土的幻想兵器如“美利坚轰炸机”、“富岳”远程轰炸机、潜射V2导弹等等,不是停留在图纸上,就是缺乏实用性。

然而,即便是在最为安全的美国本土,仍有一座内陆城市在战争期间遭到了轰炸,只不过炸弹是由美军轰炸机丢下的,美军为何要空袭大后方的本国城市?且听分解。

■日本海军“富岳”重型轰炸机空袭纽约的想象图。

迷失航向的夜鹰

年7月4日傍晚,美国民众还沉浸在战争期间第二个独立日的喜庆气氛中,但位于德克萨斯州最北端的达尔哈特陆军航空队基地依然一派忙碌。

这座基地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满足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大幅扩充而兴建的众多基地设施之一,初建于年5月,军方斥资在达尔哈特购买了英亩土地用于修建机场及附属设施,最终发展成为一座拥有三座机场的大型综合性训练基地。

■年10月达尔哈特陆航基地机场鸟瞰。

达尔哈特基地最初负责滑翔机机组的训练,从年初开始成为轰炸机机组的主要训练基地,包括B-17、B-24、B-25、B-29等各型轰炸机的很多机组成员都是从这里走向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

在7月4日当天,根据训练计划,基地安排4架B-17进行夜间轰炸训练,它们将在午夜升空,向东飞往设在康伦的陆航靶场进行模拟轰炸,靶场在达尔哈特东北约20英里处。

投弹靶标是一处面积不大的方形区域,在靶区四角各亮起一盏灯便于机组识别和瞄准。所有轰炸机都要反复飞越靶区,投掷训练炸弹,在天亮后根据弹着点判定成绩。

夜间轰炸训练首先考验的是飞行员的夜间驾驶能力,其次就是领航员的导航能力,而当晚出动的一位领航员约翰·戴利是首次接受夜航训练,不过他对自己的能力倒是信心满满。

■年在达尔哈特基地受训的美军B-24轰炸机机组。

计划虽然很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面临诸多困难。

达尔哈特位于德克萨斯州与俄克拉荷马州的交界处,四周都是地旷人稀的荒野,在夜幕中几乎没有任何灯光或地标用于导航,领航员只能凭借地图和罗盘规划航线,在黑暗中将飞机带到指定的地点。

戴利所在的B-17轰炸机顺利升空,他立即在领航席上忙活起来,对着地图测算后给出了航向。

大约在7月5日0时30分,机组成员果然发现地面上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光点,那就是靶标!于是,弹舱门被缓缓打开,第一枚炸弹被丢入夜空中……

■正在机舱内规划航线的B-17领航员。

午夜时分的惊悚

位于俄克拉荷马州西北角的博伊西城在年时还是一个人口仅人的小镇,这里的人们远离都市的尘嚣,过着平静而质朴的生活。

在7月4日深夜,镇上的大部分居民在庆祝了独立日之后都已进入梦乡,仅有一家咖啡馆还在营业,几名运送军需品的卡车司机一边吃着宵夜,一边闲聊,街上空荡荡的,偶尔有看完晚场电影的情侣亲密偎依着漫步街头。

城镇的灯火大部分都熄灭了,只有镇中心县法院前的广场四角有路灯照明。然而,在这一夜,这四盏路灯却被一架B-17的瞄准手当成了投弹靶区的标识灯!

■20世纪上半叶的俄克拉荷马州博伊西城,一座典型的美国中西部乡村小镇。

当一声重物砸穿屋顶的噪音和随之而来的一声并不响亮的爆炸声打碎午夜的宁静,被惊醒的居民们还没有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那种响动跟白天里庆祝国庆的礼炮很相似,可能是某些冒失鬼的恶作剧吧?

可是,在几分钟后类似的爆炸声再度响起,所有人心中都涌出可怕的想法:有人在往我们头上丢炸弹!恐惧赶走了睡意,人们惶恐不安地从被窝里跑出来,钻进地下室或其他能够提供隐蔽的地方,或者开车逃往镇外避难。

运送军需品的卡车司机发疯一般冲出咖啡馆,启动引擎,猛踩油门,绝尘而去,此后再未出现。

■位于博伊西城中心的西马伦县法院,法院前方的广场被误认为是轰炸靶区。

当轰炸的恐怖氛围在博伊西城内蔓延时,当地空袭警报办公室负责人约翰·阿德金斯给俄克拉荷马的联邦调查局办公室打电话报警,还向上级发出一份很酷的电报:“博伊西城在今日1时遭轰炸,浸礼会教堂和车库被炸!”口吻很像珍珠港遇袭时的那封著名电报。

镇治安官哈里斯·鲍威尔和居民赫利·里德试图联系附近的军事基地,但他们并不知道电话号码,直到两名与当地女孩野餐晚归的士兵抵达电话局,他们才得以将突发事态告知军方。

■在空袭事件后,两位当地居民站在弹坑内留影,可见弹坑足有齐腰深。

达尔哈特基地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联系了正在训练的所有轰炸机,告知有人误炸了城镇。然而,戴利的机组并不认为自己是那个犯错的家伙,依然认真地对着“靶区”瞄准投弹,直到“靶区的标识灯”突然熄灭了!

原来是镇内供电部门的值班员弗兰克·加特勒关闭了总电闸,整座城镇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失去目标的轰炸机终于停止投弹,戴利和他的伙伴们终于明白事情有些不对劲,随即中止训练向达尔哈特返航。

■误炸博伊西城的B-17机组,他们后来从欧洲战场上载誉而归。

有惊无险的轰炸

这场深夜空袭持续了30分钟,这架B-17先后6次飞越博伊西城上空,以法院广场为瞄准点总共投下了6枚磅训练炸弹。

这种炸弹内部仅有4磅炸药,其余都是沙子,尽管威力很弱,但足够在地面上制造一个显而易见的弹坑,如果一个人距离它的落点足够近,同样性命堪忧。

■博伊西城的市民们后来在市中心广场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这次误炸事件。

第一枚炸弹击穿了一座车库的屋顶,在地板上炸出一个四英尺深的弹坑;

第二枚炸弹擦着浸礼会教堂的屋檐落在教堂一侧的地面上,冲击波震碎了教堂的玻璃窗,弹坑深度三英尺;

第三枚炸弹落在商店大楼前的人行道和路沿石之间;

第四枚炸弹险些击中一辆燃料卡车,在距离一栋公寓几码远的地方爆炸;

第五枚炸弹则威胁到另一座民居,所幸偏离了几英尺,让房屋的主人幸免于难;

第六枚炸弹落在城镇边缘的铁路附近,但没有爆炸。

这场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仅有25美元,更幸运的是没有人受伤或死亡,但人们的确被吓得不轻!

■年7月8日,当地的《博伊西城新闻》以“博伊西城遭轰炸”为题报道了误炸事件。

在7月5日天亮后,来自陆军、警察和联邦调查局的大批人员涌入博伊西城,寻找炸弹残骸,调查事故损失,奇怪的是他们只确定了前五枚炸弹的落点,却没有第六枚炸弹的踪影。

直到几周后,铁路工人杰里·香农在铁路边工作时,才在一堆沙子里发现了那枚炸弹,因为沙土减缓了冲击力而没有引爆。

香农并没有把这枚炸弹移交给镇政府,而是当作私人收藏放进了自家谷仓内,直到年香农去世后,他的儿子才把这枚炸弹捐给了当地博物馆。

■那枚未爆炸的训练炸弹如今被陈列在当地博物馆内,被故意摆成下坠的姿态。

博伊西城之所以遭到“轰炸”,根据达尔哈特基地指挥官兰开斯特少校的解释,是因为导航错误,领航员戴利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他的指引下,其座机没有向东飞,而是向北进入俄克拉荷马州境内,偏离预定目标达43英里,最后被博伊西城广场的灯光所迷惑,错误地投下了炸弹。

事后,镇长帕尔默特地在广场上举行集会,安抚惊魂未定的居民们,还借机进行了一番拥军动员,在他的号召下人们在那座差点被炸掉的教堂前购买了数千美元的战争债券,以示对军队的支持。

一夜成名的小镇

误炸博伊西城的机组受到了军方的调查,一度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但鉴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被免于处罚,顺利结训后被派往欧洲加入第8航空队。

大概因为这次意外,这个机组努力精进技术,在年3月第8航空队首次深入德国境内轰炸柏林时,这个机组成为架B-17的引路者!

他们是欧洲战场上获得嘉奖最多的B-17机组之一,领航员戴利也获得了杰出飞行十字勋章在内的多项奖励,而所有人都幸存到战后,其中一位机组成员还与来自博伊西城的姑娘喜结连理,真是缘妙不可言。

■年春季,第8航空队的B-17机群对德国腹地进行轰炸。

博伊西城的市民们起初对这次意外误炸感到极为愤慨,但没过多久就转怒为喜。因此这次事件使得这座默默无闻的偏远小城突然全国闻名,包括《时代周刊》在内很多主流媒体都专门进行了报道,博伊西城也作为二战中唯一遭到空袭的美国本土城市而载入史册,成为小镇居民们值得纪念的大事件。

年7月5日空袭事件50周年之际,博伊西城的市民们邀请当年犯错的机组故地重游,然而他们全都委婉拒绝,有人因为身体欠佳,也有人则感觉尴尬,只有无线电员录制了一段演讲,向市民们表达了敬意。

当地一位传记作家在记录误炸事件的著作中写道:“这些年来,他(戴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虽然最初并不是那样”。

■年7月误炸事件50周年时,博伊西城市民竖立的纪念铭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4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