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期货保险贷款破合作社难题

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城郊乡建民村的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耕地的大型合作社,去年,合作社种植的粮食面积有13万多亩。同许多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这家合作社多年来一直被两大难题所困扰:一是每年春天种地时必须支付的数千万土地流转资金;二是秋天收获时粮食产量和价格不确定带来的市场风险。从去年开始,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为革命合作社量身定做的“订单+期货+保险+贷款”产业链贷款新模式,成功破解了合作社的两大难题,革命合作社不仅生产无忧,而且实现了“稳赚不赔”。

革命合作社农民在保养农机为春耕做好准备

建民村党支部书记、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李富强告诉记者:“去年受疫情影响,备春耕下手晚,贷款格外难,拍下6万亩流转土地时,所需的多万土地流转金还一点眉目都没有。凭着多年前有过良好合作的基础,我找到了邮储银行北安支行,真没想到他们又先后找来了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贸易公司等多个部门,日夜驻扎在合作社十多天,终于研究出来了一个在我看来特别完美的金融方案,让我及时拿到了万元贷款,如约交付了土地流转费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姜濯说:“在我们得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以后,经过研究发现‘弱抵押’是目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遍碰到的融资难题。这些主体经营规模很大,但是没有实在的可以抵押的资产,这对银行来说,风险偏高。那如何降低这种风险?我们认为从根上来说,就是要让农民收入有保证,那‘保险+期货’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分散种植收入风险的金融产品,也是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在反复强调的内容。所以我们联合了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部门,给这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制了这款创新性金融服务产品。”

邮储银行“订单+期货+保险+贷款”的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首先由太平洋产险北京分公司与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签订收入保险保单、与贷款银行签订履约保证保险保单,贷款银行则依据保单额度与合作社签订本次土地流转贷款合同,以此来保证合作社的收入以及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随后,保险公司再通过在期货市场购买农产品看跌期权及进行价格再保险,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姜濯说:“与普通‘保险+期货’产品不同的是,我们还加入了订单的环节,由期货公司与合作社签订指定交割库的粮食收购合同,提供‘保底收购’,把价格锁定在农业主体最低收益水平上,保证农户不会出现亏损。由此形成一个金融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的完整的闭合模式,实现了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参与方的逐级分险和多方共赢机制,并一次性解决了农户产前融资难、产中抵御风险难、产后粮食销售难三大问题,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农业经营合作主体的收益”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对各方责任和利益进行了一致认可的划分。邮储银行和太平洋保险公司采取2:8的分险比例,共同承担风险。保险公司为合作社提供作物灾害险之外的收入保险,以玉米为例,去年太平洋产险与革命合作社签订的收入保险为每公顷元,合每亩元,如果合作社收入低于这个数,保险公司将启动赔付保证合作社的收入。这个额度可以完全覆盖包括财务成本在内的合作社全部生产成本,化解了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和邮储银行的贷款风险。同时,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合作社签订粮食收购合同,并通过期货市场对冲和再保险降低自身风险。

期货公司与合作社签订期货收购订单,锁定粮食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订单,期货公司执行期货收购价格,全部收购合作社的粮食;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订单,合作社自行决定粮食的销售,可以向市场卖粮,但售粮款需要进期货公司账户,保证优先还贷款。

银行贷款、收入保险、期货订单为合作社提供了资金使用和收入保障,实现“稳赚不赔”。合作社支付银行贷款利息、保费等费用,确保还贷。

邮储银行北安支行行长刘明雨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这一模式在各个环节中都进行了精心的资金监管设计。“比如我们把贷款资金直接转给土地流转方,农业主体获得的保险金及售粮资金则由保险公司和贸易公司直接打进银行,直到还清贷款。今年年初以来,我们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访政府、走农户、融平台、核土地、快审批,已为19个农户成功授信5万元。

李富强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的种子化肥已备完,正在检修农机具,预计将于4月20号起开始今年的春耕生产。

李富强说:“去年我们合作社在邮储贷款万,实现利润万。去年合作社玉米亩产达到了斤,今年,我们将再次扩大种植规模,计划种植玉米10万亩,大豆5万亩,水稻1.2万亩,共计16.2万亩,将全部购买商业农业收入险,并全部跟期货签订订单,预计今年收入也至少是三千万到四千万。都说我是新型农民,胆子大敢尝试,但其实是因为有这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支持,让我们能够受益最大化,种地不赔钱,才让我吃了‘定心丸’。”

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银青志表示,新时期的乡村振兴使得农村的经营主体和组织形式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定位的邮储银行如何助推乡村振兴、如何助推新时期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化,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为更多农户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将要求各级负责人带头走千村、入千企、进万家,了解农村变化,洞悉农民需求,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从而更好的服务好乡村振兴、服务好‘三农’工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伟林

本文来源:中国农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