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大师讲坛第14期环太平洋大学
年4月8日,“韧性城市景观?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可持续景观专题研讨会”在线上召开,研讨会从景观规划、设计与研究的视角,探讨如何在城市空间建设中,应对气候变化、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具有全球视野及地方特色的解决方案。
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吸引超过千余位观众同时在线观看,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朱祥明代表学会致辞。
美国俄勒冈大学BartJohnson教授围绕“创建和维护气候适应性城市”,呼吁积极应对气候危机预测未来变化,探讨采用阻挡、弹性与疏导策略,使城市适应快速气候变化的框架。并通过一系列应对热浪、洪水、海平面上升和野外失火的案例,详细分析了每种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相对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对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个目标,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阿德莱德大学教授JamesHayter提出了相对应的17种韧性景观设计途径,从可持续的城市能源、食品、社区等多个层面,解析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可能的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方法,并鼓励大家重视设计的力量,参与城市韧性景观的营造。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参与了上海和长三角海绵城市中韧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技术的相关研究,研发了适于上海及部分长三角地区的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屋顶花园等海绵设施地域性景观设计模式。交大车生泉教授通过“海绵城市中韧性景观的设计理论与案例分析”,介绍了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的框架。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
扫码或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