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中国收割机

作者:刘爱国

来源:钛禾产业观察(ID:Taifangwu)

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马斯克,面对4次熔断的美国股市,这次却表现得异常淡定。

年3月12日,特斯拉市值超过波音公司,首次问鼎美国最有价值的工业公司。但随后的剧情在新冠疫情的演变下,不断出现戏剧性转折。

首先是美东时间16日开盘时,特斯拉股价大跌超18%,较年初最高峰值直接「腰斩」,蒸发市值相当于3.2个通用汽车。但仅仅三天后,特斯拉成功发起一次反扑,当日以18.39%的涨幅领涨美市,稳坐汽车能源类板块涨幅榜首位。

受疫情的波及,特斯拉在美国的三大工厂都将陆续停产。但是怼天怼地的马斯克似乎早有准备,3月7日,他还在推特发文声称:

「对新冠病毒恐慌是愚蠢的」。

马斯克虽然大嘴,但一般不会无脑喷。他历来挑战人类价值观的言语和行为,几乎都有背后的商业目的。而此刻的马斯克手握两张「抗疫」底牌:

一是特斯拉完善的线上销售系统和OTA功能,可以实现远程购车和「无接触交付」;二是刚刚投产的上海超级工厂,正在中国逐步退散的疫情阴霾中率先复工。

但是还没过完本命年的马斯克,却在中国遇到了麻烦。「减配门」给国产特斯拉带来的信任危机,甚至比股价腰斩更让这位钢铁侠重视。

除了美国本土外,中国一直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场。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36.75万辆车,中国销量占到13%。而年底投产的上海超级工厂,正是马斯克倾注心血、寄予厚望的中国「翅膀」。

在马斯克眼里,中国市场几乎就是特斯拉的半个未来。

1

「入侵者」马斯克

对于特斯拉公司来说,马斯克本身就是一个「入侵者」。

马斯克并不是特斯拉的最早创始人。这家电动汽车公司的实际创始人,名叫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

年,靠卖掉电子书项目赚取的第一桶金,两位硅谷极客开启了一项希望给全人类带来环保出行的大胆尝试——研发电动汽车。

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

此刻提出搞电动汽车,无疑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就在当年,通用汽车耗资10亿美金的电动汽车项目正式宣布破产。而在更早之前,丰田、本田、福特、日产等传统巨头均在此领域有过试探,但纷纷没有下文。

汽车巨头们都搞不出名堂,半路出家的门外汉更被人们认为是异想天开。但这个看起来「不靠谱」的计划,却偏偏吸引了另外一位「疯子」的兴趣——年仅33岁的埃隆·马斯克,此刻正揣着卖掉PayPal的亿万资金,四处寻找能改变世界的科技项目。年,已创建SpaceX的埃隆·马斯克毅然投给特斯拉万美元,成为特斯拉的最大股东兼董事长。

梦想家的组合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一帆风顺。早期的特斯拉无力自建工厂,只能寻找代工生产,与英国莲花汽车共同开发第一款跑车——Roadster。但即使这样,万美金对于汽车研发来说也仅仅只是杯水车薪。而时任CEO艾伯哈德,此刻仍然醉心于追求技术创新和极致性能,忽视了生产安排与供应链的管理,大大拖延了第一款车型Roadster的交付时间,并直接导致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面对这款差点让特斯拉破产的Roadster,控制欲强烈的超级产品经理,取代了天马行空的技术极客,成为特斯拉的实际掌舵者。年,被誉为「特斯拉之父」的艾伯哈德和塔彭宁先后离职。

年8月,特斯拉最后一位联合创始人兼CTO斯特劳贝尔宣布离职,五位「联合创始人」至此只剩马斯克一人。这位在职时间最长的首席技术官,一手奠定了特斯拉最关键的技术壁垒——BMS电池管理系统。

BMS,堪称特斯拉的「最高机密」。整车设计上激进创新的特斯拉,在「电池」这道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底层技术难题上,却选择了当时最为成熟、整体性能最优的松下电池。

ModelS的电池板由16列电池组串联而成,

每组有节锂电池,全车共有节。

(图片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偏执的创新者马斯克,把汽车身上能改的地方几乎全部改了一遍,唯独在最底层的技术上选择了最保守的方案。

这位产品经理深知,激进的创新设计,若是再基于激进创新的底层技术,二者相乘无疑等于风险巨大。而用于精准监控电池电量的BMS系统,却可以让这多节「五号电池」释放出最大续航和充电潜力。

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的过程中,有两大最难逾越的门槛——价格和充电设备。信奉「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的马斯克,梦想从来不是豪车,他希望造一款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新型交通工具。在Roadster总算艰难量产后,马斯克一直在为生产经济适用型的电动汽车做准备。

创新管理学中常常提及一个概念——互补资产(ComplementaryAssets):指企业为了获得某项战略、技术或创新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必须拥有的资源或能力。这块资产早期并不引人注目,甚至被人认为是累赘包袱。但到了决战时刻却往往能与主业实现合围,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

而特斯拉最重要的互补资产——充电桩,从创始初期则一直在默默布局。在马斯克的计划中,拥有这项互补资产,对于把技术创新转化为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具有关键意义。

年是全球新车市场的重要分水岭。这一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新车销量仅为万辆,比年销量减少万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巨头纷纷陷入困境;全球市值第一的丰田公司,也出现全面亏损。

而中国市场却截然相反。年全年共生产汽车.10万辆,销售.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0%和46.15%;这一年,中国首次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此后几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成为这些泥潭中挣扎的巨头的救命稻草。而羽翼日渐丰满的特斯拉,自然也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