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丨教育就是激发生命
教育就是激发生命
带/您/走/进/蒙/式/教/学
这里不只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群充满爱心的父母和老师为鼓励孩子发展最大潜能而共同构建的成长学园,所有活动课程均致力于达成蒙特梭利教育理想,期使幼儿拥有一颗明辨自信之心,能在明日社会中坚强而不随波逐流,并开创美好的未来愿景。
——玛丽亚?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博士是医生,也是科学家。她认为专注力是孩子学习的关键。她创设了能够锻炼孩子专注力的环境布置,同时发明了能让孩子们在物质世界可以学习的感官材料。
孩子们在行动中学习,在动手操作中习得知识,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老师可以观察到孩子们如何使用这些工作,并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混龄教育
蒙特梭利的混龄环境提供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以蒙蒙班为例.这个环境中的孩子年龄大致是3-6岁。在混龄环境中,孩子相互间的合作取代了竞争,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主动帮助年龄小的孩子。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老师跟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进行适度的引导,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混龄教育,这样的模式给予了每个小朋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蒙特梭利工作
蒙特梭利环境将儿童使用教具称之为“工作”。
蒙特梭利女士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他们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在工作中非常投入,专心致志。他们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孩子通过工作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一个自然人走向一个社会人。“独立”是工作的终极目标。
蒙特梭利工作分为五大区域:
日常、感官、数学、语文、文化
日
常
教
育
将家里无法完成的劳动和熟悉的家庭生活搬进幼儿园,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让孩子们有机会尝试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照顾环境。通过感兴趣的活动建构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专注力及秩序感的人。
感
官
教
育
通过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专门的感官教具帮助孩子整理感官的经验,形成对环境中一些抽象特质的概念,从而敏锐孩子的感官,发展判断能力。
数
学
教
育
以十进制系统为基础,通过具体的教具将教与算呈现给孩子,逐渐帮助孩子进入抽象的阶段,促进数学心智的成长,并尝试应用逻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语
文
教
育
依照听、说、写、读的顺序,循序渐进地为孩子提供一个改良语言架构及增加词汇的机会,并给予交流上的帮助,让孩子们在环境中能仔细地表达想法。
文
化
教
育
从人到动物、植物,然后到天文、地理、历史……蒙特梭利文化依照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的架构原则,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培养孩子对环境的关心,帮助孩子建立对世界万物的正确态度,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自主、独立、有序
蒙特梭利环境里,永远是自由,自主和有序的。每一间蒙特梭利教室都有上百种的教具,每一组教具都有序摆放。工作中,孩子们专心操作,不断重复,忙碌且自主的在班级里活动,他们享受自由的快乐,同时也有着自我的约束和限制。
物化的材料为孩子们的自主选择提供了基础,更为孩子们架起了学习的桥梁。那一句著名的“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就为孩子们的自主操作学习做了最好的注释。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会自己把工作材料收拾好,放回原来位置,然后去选择下一份工作。
太平洋幼儿园蒙特梭利教育理念:
帮助孩子,让他成为他自己。
培养独立、自信、积极、健康的儿童。
让幼儿在蒙特梭利混龄教育中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融合中成长。
太平洋
幼儿园
文字审核:李琦老师
美图提供:各班老师
图文编辑: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