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浪潮激化三网融合持久战,要战争还
《纽约时报》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卫星电视巨头DishNetwork正在和谷歌商讨共建美国第四个移动运营商。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有消息称中信网络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牌照,获准从事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由此,有评论称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之后的“第五大运营商”诞生了。
两件事的真实性都有待确认,二者之间似乎也没有必然关联,但深究其里却有意外发现——不管在哪个国家出现多少家运营商,电信网、广电网与互联网之间的纠缠永远剪不断理还乱。在5G浪潮的冲击下,“三网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战场。
图
美国四家运营商(来源:蛋蛋赞)
Dish的初衷
Dish的发展历程是有线电视业的一部浓缩史。
图
Dish的部分频道(来源:WorldSoccerTalk)
Dish的前身是一家卫星电视设备经销商,后来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并成立了DishNetwork品牌,成为美国领先的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在年美国第一大卫星电视运营商DirecTV被ATT收购之后,Dish成为美国最大的独立运营的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
年是美国有线电视行业滑落的起点,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接连的冲击下,有线电视的付费用户以每年1%-3%的速度下降。阻止用户流失是整个行业的难题。
DishNetwork为此推出流媒体电视服务SlingTV,在传输媒介上干掉了机顶盒,通过互联网传输内容,并掀起了“价格战”:20美元/月看CNN、TBS、ESPN等22个主流频道。相比于同行,这一做法颇有成效,但与Netflix、Hulu、YouTube这些流媒体“新贵们”相比,SlingTV的竞争力并没有那么强。
从近几年的财报来看,Dish的营收与整体用户数双双下滑,业务压力空前。
阻止用户流失成为Dish所有战略的初衷。因此当T-Mobile和Sprint合并的消息传出之后,Dish格外关切。它很清楚,除非两大巨头抛售部分移动网络资产(主要是T-Mobile出售BoostMobile及其频谱资源),否则合并根本不能通过垄断法。
回顾历史就能发现,Dish入局电信业务的想法早已有之,它在年曾试图收购Sprint,在年曾计划与T-Mobile合并。
除了觊觎移动网络这块蛋糕,Dish对5G和物联网也有所布局,并且针对物联网制定了明确的建网规划:在年以前建成一张覆盖全国的MHzNB-IoT网络(Dish曾收购了MHz频谱资源,FCC要求Dish充分利用这一频段,否则将面临处罚并归还频谱资源)。去年年底,Dish开始联手爱立信等设备商搭建核心网络。
目前,为了能成功接手T-Mobile的资产,DishNetwork的CEOCharlieErgen已经筹备了约亿美元,比CharterCommunicationsInc.和AlticeUSAInc.等竞标者更具竞争力。再加上有传言称谷歌将要加入Dish,由此看来二者联手成为美国“第四大运营商”的几率很大。
T-Mobile和Sprint的过去
电信运营商们的辉煌与挣扎。
有人把T-Mobile和Sprint的合并称为“老三和老四的断尾求生”。根据Recon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基于年第四季度数据,T-Mobile和Sprint合并后的公司在用户总数方面仍然不及Verizon或ATT。
图
年美国四家运营商相关运营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T-Mobile是德国跨国移动电话运营商德国电信(DeutscheTelekom)在美国的子公司。在此我们只讨论T-MobileUSA。
T-MobileUSA前身是VoiceStream,年5月被德国电信以亿美元收购,它是美国第三大运营商,也是继VerizonWireles之后超过万用户的第二大成长最快的公司,平均每季度增长1百万用户。
通过国际漫游协定连接到德国电信并与其他GSM网络兼容,T-MobileUSA在全球范围内所提供的覆盖面积,比任何一家美国无线运营商都要多。
在美国,T-Mobile提供Wi-Fi无线服务,在包括机场、机场俱乐部、星巴克咖啡、Kinkos、BordersBooksandMusic在内的很多地方部署了超过个热点。
图
T-Mobile-年部分财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Sprint成立于年,前身是年成立的布朗电话公司,它从堪萨斯州的一家小型地方电话公司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通信公司,在超过个国家及地区为多万个商业与住宅客户提供服务。
它拥有美国的第一个全国性、全数字化光纤网络,以及屡获殊荣的Tier1IP网。
年,客户数万、全球员工数量7万的Sprint被软银以亿美元收购70%股份。截至年7月,软银的持股比例达到84.74%。
需要提到的是,软银也曾试图收购T-Mobile,但以失败告终。近几年听闻T-Mobile要与Sprint合并,孙正义便想趁机摆脱Sprint的资产,甚至约见美国总统特朗普,答应投资亿美元并创造5万个新的工作岗位,但最终还是遭到FCC的拒绝。
图
Sprint-部分财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比之下,ATT仅在第二季度营收就达到亿美元,Verizon第二季度营收亿美元。相当于“老三”和“老四”一年的营收。
美国通信运营商的业务构成主要是服务收入、设备销售以及设备租赁。
从年开始,不管是服务还是设备市场,都近乎饱和,各大运营商进行大量的促销活动展开竞争。ATT和Verizon对此有不同的应对政策,ATT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售卖设备,促使设备收入大量增加;Verizon推行更贵的无线业务以及“无限量套餐”收获了大量的后付费用户。
相同的是,四家运营商都在以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等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下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低值化、管道化危机。
不同的是,面对市场饱和的现状,ATT收购了时代华纳,逐渐向“移动流媒体”的内容生态靠拢。Verizon盯上了AOL和雅虎,希望向大型媒体集团转型,从线上广告获利,数字营销和媒体生态成为它的新方向。
而T-Mobile和Sprint茫茫然不知去路。
如果谷歌选择放弃,还会有FAAN站出来
互联网重构了商业世界,同样也重构了电信业。
在“谷歌参与Dish建设第四大运营商”的消息出现后,谷歌很快做了回应,“谷歌没有与Dish进行任何关于创建无线网络的对话”。
年,谷歌推出了ProjectFi的虚拟运营商(MVNO)业务,这标志着谷歌正式进入了无线网络市场。涉足虚商业务为谷歌智能手机产品提供了支撑,同时又为其在电信运营市场创造了新的盈利模式。此外,基于IoT和智能家居业务也是谷歌新业务的重点方向,很显然,这与Dish的建网规划不谋而合。
鉴于谷歌一直在电信运营业务方面“疯狂试探”,以上回应的真实性不置可否。
即使谷歌当真没有争当第四大运营商的野心,但FAAN中的其他巨头想不想,还真不好说。
拿亚马逊来讲,在去年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一家原本只在网上商店卖书和玩具的电商企业,通过不断地探索新业务以及技术创新,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最大的智能音箱和智能语音服务提供商,既卖食品、衣服、电器、服务,也卖物流仓储、云计算、支付网络,甚至还在年成立蓝色起源(BlueOrigin)商业太空公司,要卖太空飞行服务。
亚马逊的殖民地版图在不断扩张,电信业当然逃不过。
在Dish之前,有报道称亚马逊将收购Sprint的BoostMobile业务。
图
Boost宣传海报(来源:Boost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730.html